哪怕一切都按规矩来,宁卫民也能顺利得到房产评估价值的百分之五十的贷款。>
更别说宁卫民还借的是法郎,不是日元了。>
东方汇理苏伊士银行日本分行非常乐意为宁卫民这样的优质客户服务。>
并且十分荣幸的把七百万法郎输送到东洋的岛国上,扩大自己国家的货币影响力。>
他们怎么也不相信,就凭能买下这么多房产,宁卫民还能轻易破产?>
那想想看,宁卫民从法国银行借出法郎来再换成日币,等到日后再还法郎。>
就凭日元长期升值,而法郎的一蹶不振,这岂不是又能在汇率上大捞一票?>
所以说,借的越多就赚的越多,加杠杆是发财的不二法宝。>
还别看宁卫民手里有六亿日元是自己的,两亿日元是准备开店的。>
可他靠着这种买了房就抵押借贷,借贷后再拿钱买房的套路,他把手里的八亿円变成十三四亿日円是妥妥的。>
实际上,他不但买了十一亿的不动产,手里还有不少的现金呢。>
不但压根就没动办正事的公款,还有余钱付利息呢。>
这账目还真的特别好算。>
两套先买的住宅,他总共借贷了一亿五千円。>
银座的经营场所接了两亿九千万。>
最后买下的书店又借了一亿。>
贵了包堆儿,一共借了五亿四千万,这魔术变得够有意思的吧?>
更何况在宁卫民一个劲儿的催促下,京城的殷悦又尽力把最近几家店铺和工厂收入给凑了五六十万,还收回了张嫱专辑增发的一百万盘磁带的分红。>
然后叫上罗广亮和小陶,一起去找长城饭店的阿霞,又兑付了一亿日元汇了过来。>
所以实际上,到这一步还远远没有结束,宁卫民的手里还有两亿六千万円能去进行下一步的资产膨胀呢。>
那就是在证券公司开户,用这笔钱去买房地产公司和证券公司的股票,绝对包赚不赔啊。>
再加上日本的证券公司因为发展的历史比较长了,已经有了融资融券的服务,按照宁卫民的条件,配资以一倍计算,是证券公司完全可控的风险。>
这样一来也就是说,宁卫民的钱一进股市就又膨胀一倍,变成了五亿两千万円了。>
宁卫民心里有个绝妙的盘算,那就是股市里让这些钱滚上仨月,兴许就能赚够两亿円了。>
倒不如一边炒着股票,一边办着自己事儿。>
到时候无论是赚钱减持,还是等待日币升值,房产增值,继续跟银行上了扩大贷款额度。>
都不大可能耽误他花钱办正事,这就是无缝拼接啊。>
至于什么参与汇市的炒作,借助几十倍的杠杆买日币单边升值,大发横财,所谓的实现利润最大化。>
那就别想了,这个主意完全不现实,纯属扯淡。>
因为首先在于技术的局限。>
别忘了,电脑技术才刚刚开始兴起,目前这就不是电脑交易下单的年代。>
所有的金融市场,目前还都是委托人负责的交易方式。>
拿股票来说,交易所内身穿红马甲的股票交易员,还是标杆性的存在呢。>
此时的股票玩家还得通过股票交易人下单,才能买卖股票。>
所以如果一旦某只股票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非常容易出现堵单,无法成交的情况。>
想要即使获取交易信息和数据也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