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 > 都市小说 > 国潮1980 > 第七百七十六章 春晚与年俗

第七百七十六章 春晚与年俗(2/4)

上一页国潮1980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读书在线收听!
了女气的“妖男”。

许多观众在看罗文演出的时候,心里一个疑问是免不了的。

电视台找这么个“兔儿爷”来干嘛?

再往下,黄阿原搞现场募捐,民族歌曲,戏曲演唱……一个接一个毫无兴奋点的节目,彻底把晚会的节奏带入了松散、缓慢的境地,完全达到了一种让人昏昏欲睡的催眠效果。

由于孩子们在白天已经可劲儿的撒欢儿了,在这些节目播出的时候,大部分便就此进入了梦想。

除此之外,本届春晚的节目编排上还出现一个重大失策,就是曲艺节目的数量少得可怜。

偏偏王景愚的杂技客串毫无新意,为“津门运动衣厂”做的植入广告极为牵强,流于下乘。

那么相声中除了马老的《大乐特乐》,也就是姜昆一个《看电视》了。

结果马老的风格本就偏于平缓,在如此大的场地耍单口相声,根本没法看清他的表演。

而李文华又生病了,姜昆只能与旁人搭档,所以反响都明显不行。

唯一值得称道的亮点,让人耳目一新,笑不拢嘴的曲艺节目,就是小品《拍电影》。

然而零下十度的演出环境,让只穿背心小褂表演的陈培斯差点“舍生取义”,演出一结束就被送上了救护车

毫无疑问,这也是一件没人希望看到,绝对不该发生的事儿。

至于歌曲类节目,虽然数量比较多,但依然乏善可陈。

除了房新华的《小草》,董文华《十五的月亮》,黄锦波的《龙的传人》,和汪明荃的《万里长城万里长》这几首歌,就再没有什么高水准的歌曲了。

连去年红得发紫的奚秀兰和张明敏的表现都平淡无奇……………………

总而言之,这一晚上,家家户户看春晚,都是看得冒烟又冒火。

正因为头两届春晚的吊高了人们的“胃口”,以致于大部分人对这场演出的评价都不高。

甚至出于对节目的失望,有不少家庭都放弃了对电视机的固守。

转而又恢复了旧日的传统,去街上放鞭炮,去闲聊说笑,靠打牌下棋消磨时光了。

值得一提的,倒是京城早已经消失不见的麻将牌,也在这一晚正式死灰复燃了。

那几乎都是去广东上货的个体户弄回来的。

基本上都是绿白两色劣质塑料壳组成,以劣质胶水粘合在一起,中空,内装泥沙以增加分量的玩意。

打几圈下来,用做麻毯的床单别说睡人,就是睡刺猬都嫌硌得慌。

可再怎么说,也比傻呆呆看这样的春晚有意思的多啊。

从这个角度来说,恐怕1985年春晚对麻将牌的风行和推广,还起到了一定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

起码让这一年,成为了京城在解放后全面开始恢复麻将传统的元年。

不知有多少户人,纯粹是因为春晚的无趣,才开始了麻将的布道。

至于宁卫民,因为对此早有提前的预知,既然没有期待过,也就无所谓失望。

这个除夕夜,他的精力都放在跟老爷子闲聊天,聊聊旧日光景和过去的人们怎么过年上了。

大概是最近的几个月,宁卫民一忙起来,师徒俩好久都没在一起这么放松,这么亲近的聊过天了。

看徒弟连电视都春晚都不看了,专心跟自己聊天。康术德的心情也不错,还真想起了一些几乎忘记的往事儿。

在宁卫民听来,好多都挺有意思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国潮1980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