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甚至没多久,就连那些嫌弃宁卫民不够意思,再也不来的厂长们也重新光顾了。>
不外乎是为了图个新鲜,想尝尝到底是什么大菜,能让法国人都竖大拇指的。>
就这样,似乎突然间,坛宫就突破了经营瓶颈,日均营业额明显的爬升了一个台阶。>
只可惜皮尔·卡顿和他的客人们太过重视宴会过程里的私密性。>
宴会正式开始后,就连外国记者也必须退场。>
所以有关这次宴请的详细过程和菜品内容,都未能获得对外公开。>
否则,就凭法国人吃得那么满意,美的都快冒泡了。>
这场扬我国威的盛宴,足以获得被《新闻联播》报道的资格,成为让全国人民感到提气的新闻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坛宫”一时没能上《新闻联播》也没关系。>
反正三天之后的9月26日,就是马克西姆餐厅正式开业的日子。>
有大师亲自参与开业庆典,考虑到其是在华投资外国人的首要代表,这次来又是带着重大合作项目来的,《新闻联播》栏目组是不可能不来采访的。>
而皮尔·卡顿向来对宁卫民可是分外器重,乐意提携的,这次又在坛宫挣到了充足的面子。>
所以大师非常愿意帮“坛宫”蹭热度,最终还是通过一番神操作,巧妙的带着宁卫民一起,共享了被共和国最具新闻权威性的“第一栏目”报道的好处。>
要知道,马克西姆餐厅是京城第二家正宗的法餐厅。>
店内装修富丽堂皇,宛如真正的法国宫殿。>
虽然大批油画一开始没能通过审查。>
后来为了开业,不得不请美院油画系师生,为画中的少妇贵妇“穿”上衣裙。>
但论格调,论档次,论梦幻,论奢华,仍然不是建国饭店杰斯汀可比的。>
在马克西姆吃上一顿饭,人均花费最低要在一百五十元,堪称京城最贵。>
因此作为“资本主义奢靡风”的代表,马克西姆不但后来者居上,直接被定义为“国内第一西餐厅”,这方面也是各大媒体聚焦的核心重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在与《新闻联播》记者的访谈中,宁卫民的“坛宫”便作为高档中餐厅与之对应的现成例子,被皮尔·卡顿和宋华桂主动拿来与马克西姆做了一番详细比较。>
就这样,当天,宁卫民不但有幸与模特队一起作为特邀嘉宾,成了皮尔·卡顿和宋华桂宴请的第一批客人。>
而且晚七点,《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了马克西姆餐厅开业的场面时,他也亲眼看到了,皮尔·卡顿在谈及“坛宫”时,为自己能拥有一家高档中餐厅股份,表示骄傲和高兴的镜头。>
如此一来,等于是大师本人为宁卫民“直播带货”啊,“坛宫”的名气自然而然因此再度猛蹿!>
变得越发脍炙人口,红得都快着火了!>
直接反应到营业额上,就是“坛宫”历史性的突破了七成上座率,日均营业额足以稳定在万元线以上了。>
可以说如能长期保持在这个水平,坛宫当之无愧就是一只会金蛋的金鸡了,一年就收回所以投资成本不是问题。>
但这就是“坛宫”名气的巅峰时刻了吗?>
不,还远远没有达到呢。>
实际上,从举办往宴请法国人的那场宴会开始,宁卫民和他的“坛宫”就开始在京城欧美客人的圈子里有了名气。>
而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