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去之前,宁卫民还想或许不会太容易呢。>
怕不是得跟人家厨师长好好套套瓷,弄不好还得依仗乔万林的官身施加点压力。>
没想到到地儿一看,就发现当班的厨师长是个特别好说话的老好人。>
甚至于因此,厨师长对于后厨的管理简直没法看,厨房里的状况松散得特别不像话。>
人人都是凭自觉性来干日常工作,只顾自己的一摊儿。>
上班不但随意说笑聊天,甚至还有厨师叼着烟在工作。>
根本就没人把厨师长和来“检查工作”的宁卫民和乔万林当回事。>
要是平常啊,乔万林多半会耷拉脸,觉得这厨师长忒没用了。>
怎么让底下人闹腾得这么不像话啊,连应付检查也不做做表面文章啊。>
可这天因为带有特殊目的,这种不堪的情况,反倒成了好事儿。>
厨师长管不了人自然是理亏啊,那怕上级怪罪,也就只会卖力来巴结了。>
这种情况下,宁卫民借口说家里中蒸馒头想要点老面肥。>
他就提了那么一嘴,结果就真把“面肥”给弄到手了。>
那厨师长进了白案的厨房,没一分钟就出来了,满面带笑的递给宁卫民一个大个牛皮纸包。>
宁卫民打开一看,嚯!可真够鲁的!这一菜刀剁下来至少有半斤啊。>
不错不错,纸里那酸味儿叫一个冲。>
给他乐得呀,当时就给厨师长敬烟点火,称谢不已。>
就这样,宁卫民不但如愿以偿的怀揣老面离开了。>
而且厨师长还送了他和乔万林一人一大饭盒的葱烧海参。以及每人一大包炸鹌鹑腿,一大包干炸丸子。>
瞧瞧,拐了人家的“孩子”,家长还傻了吧唧的给送吃送喝呢,什么世道!>
不用问,宁卫民回去第一件事,就是他先自己拿这玩意发面,蒸上两锅馒头试巴试巴。>
那效果到底怎么样啊?>
嘿,别说,用这样的“面肥”发起的面团就是和普通的不一样。>
那不但发得大,而且时间短,还能非常有效保存面食的营养。>
以至于蒸出来的面点,纯粹的麦香味儿都有点近似于奶香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宁卫民这才知道,为什么不少人,都怀疑过“丰泽园”的面点里加了鲜奶或是奶粉,真正的原因就在这儿呢。>
而且还别看他没有经验,这天是他动手第一次蒸馒头。>
连怎么放碱,都得去请教院里罗婶,也仍旧避免不了蒸出来的馒头有些发黄。>
可就这样碱大了的馒头,也毫无涩口之感,口味上仍然是盖了冒了。>
给院里谁家品尝,都是好评如潮。>
像隔壁的米晓卉放了学,正赶上了第二锅的热馒头刚揭盖。>
这丫头居然白嘴儿吃了一个半呢,说比“义利面包”都好吃。>
还说以后她就不吃自家的馒头了,专吃宁卫民蒸的。>
这让宁卫民油然而生一股成就感。>
就连康术德回家吃了馒头,也是吃惊不小。>
因为老爷子是真懂行,一吃就吃出丰泽园的味儿来了。>
当弄清怎么能回事之后,老爷子是由衷禁替徒弟感到高兴,情不自禁的表示赞叹。>
说一块老面居然会有这样的奇效,就跟带着仙气儿似的。敢情是百年之物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