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改革的大潮中,能迎浪而上走在前面瞬间,你就是万众瞩目的英雄。>
但只要被时代的大浪打翻拉下,就没有人再关注你了,甚至调转口风嘲笑你,并且很快遗忘你,这就是市场的残酷性。>
还不光国内的人和事如此,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也是一样。>
对于刚刚到来的1988年,他们的前路同样充满了挑战。>
尽管共和国庞大的市场和优惠的政策,越来越变得富有吸引力。>
哪怕在日本经济泡沫拼命吸金的情况下,也仍然有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来到华夏大地试水。>
摩托罗拉、宝洁、、通用电气、百世公司、华伦天奴……这些都是上一年刚刚落户华夏大地的新品牌。>
然而与之相辅相成的,肯定就是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不用说,对于提前已经落户内地外企品牌和合资企业,更多的外国企业涌入华夏大地绝对是需要谨慎应对的事儿。>
不但意味着他们的竞争者多了,来分蛋糕的强者多了,华夏市场或许已经不再任凭他们安心遨游的蓝海。>
同时也在逼迫他们必须进一步提升员工的素质,完善内部的管理。>
需要他们更加努力去工作,花更多的钱去打广告,通过更多的途径去争取华夏内地官员与民众的好感,才能在保住现有基础的情况下继续发展壮大。>
而且无需怀疑,这种压力肯定也是由上至下的,不但公司顶层管理者承担着压力,中层干部,下面的人同样也不好受。>
这点,就连如今华夏内地有“第一外企”之称的服装巨头——皮尔卡顿华夏总公司,同样如是。>
由于今年已经把公司总部从重文门搬到了皮尔卡顿大厦,皮尔卡顿华夏总公司的办公空间增加了不少。>
虽然整个楼宇已经装修成了四星级的酒店开始运营,但三层和四层整整两层楼都被宋华桂大笔一挥,划成了皮尔卡顿公司的自留地,专门给公司办公用。>
不用说,相辅相成的就是公司麾下办公人员规模也几乎翻了一倍。>
光京城总部,就扩充到了将近二百三十人,这还不算沪海和花城的分公司。>
而且新聘的人员,几乎全是应届的本科大学生,其中五分之一甚至是研究生学历。>
可以说,现在的外企因为待遇高,福利好,已经在人事招聘上完成了第一步2.0升级,普遍成了那些年轻人的心头好。>
许多新招进来的人都是不顾家庭反对,甘心放弃学校分配给他们的铁饭碗,也要来面试,并且经过了层层筛选和严格面试之后,才最终加入的。>
对比过去那样,有个专科学历就被能对外服务部推荐给用人单位,而且聘人的合资企业还没有多少选择权。>
或者是像宁卫民凭着自学成才的外语就能在皮尔卡顿混个事由的情况,已经不再可能出现了。>
现在的外企和合资企业已经变成了人人向往的金饭碗。>
与人员增加同步,皮尔卡顿公司的会议室也大了不少。>
一个坐得下三十人的长方形会议桌已经是国内最大尺寸了,摆在一百四十平米的房间里仍然显得空荡荡的。>
还需要额外几组沙发、绿植和茶水台来填充剩余的空间。>
不过也幸好如此,1988年1月25日星期一,在皮尔卡顿公司召开一年一度的年末总结会时,这个房间才坐得下包括京城总公司,还有沪海、花城分公司在内的四十七名中层干部。>
这是皮尔卡顿华夏总公司的历史上,首次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