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是,这部电视剧的逼格被直接拉满。>
新一集播出的收视率再度上涨至百分之二十二,距离晨间剧百分之二十五的收视率天花板仅有一线之隔了。>
这已经算是有国民热剧的苗头了,相当值得夸耀了。>
同时,《红楼梦》拍摄的艰苦条件,也在日本社会层面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讨论。>
许多观众看到华夏在资金不足,拍摄条件这么艰苦的情况下,居然能众志成城,大家齐心协力完成如此高质量的一部电视剧作品。>
不由都在质疑,如今的日本艺能界完全靠金钱推动的模式是否合理。>
与金钱相比,创作者的艺术良心和创作本心,是否是一部影视作品获得成果更重要的因素?>
而日本媒体以及剧评家对《红楼梦》电视剧进行的评价,也因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溢美之辞。>
主要的意思就是说,这部电视剧确实是一部华丽的宏篇巨作,而且演员们个个也是美丽多姿,电视剧对原作的还原度也是相当高的。>
这部作品的文学影响力虽然很难说和日本的《源氏物语》孰高孰低,但至少在电视剧拍摄上,华夏的这部《红楼梦》要更胜一筹。>
相比起来,至今为止,日本都没能拍出一部让日本民众满意的真人版《源氏物语》来,实在是差劲得厉害,有关人等真是应该好好反省。>
不用说,这些言论让总是拍摄大河剧的躺枪中招了。>
连带着原本就因为选角失败被观众诟病的《春之波涛》,也遭遇了更多的批评声。>
许多剧评家把这部大河剧拿来跟《红楼梦》进行对比,结果把骂得体无完肤。>
当初做出决定把松本庆子换掉的制片人那可惨透了。>
在这种讨伐声中,已经注定他要为《春之波涛》的失败负责,承担制作委员会的怒火了。>
反过来,这倒让宁卫民于无意中,又帮着自己老婆出了口恶气,也算是意外之喜。>
至于坛宫饭庄,真正的高光时刻反而在开业之后。>
他们因为为“文化节”上提供了种类丰富的华夏小吃,和京都、大阪两地分店的开业大火而成功出圈,接到了无数电视台美食节目和综艺节目的邀请。>
并且不出意外,他们派出的厨师,像江大春,还有点心组长许春燕,也在这些节目中大放异彩。>
而且他们还借助登上电视媒体的机会,成功为收看节目的日本观众,成功科普了真正的中餐理念,宣传了宫廷菜文化。>
他们让日本观众们知道了,真正的中华料理,并没有天津饭、干烧虾仁、麻婆茄子这类日本人耳熟能详的菜色。>
而中餐的口味也不是甜口、勾芡、胡椒粉这么简单的。>
甚至就连一些普通食物的叫法,中日两国也大不相同。>
像日语里“馄饨”一词,指的其实是乌冬面,“馒头”一词,指的是包子。>
而日语里的“烧饼”其实是煎饼一类的东西。>
反过来在正宗的中餐里,这些词汇都有特定的食物相对应,我们的食物种类远比日本人所知道的要丰富太多了。>
当然,既然是节目,炫技当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否则你再能说,也没人会认真对待的,只会认为你吹牛。>
说起来,其实是挺有意思的,因为这个环节,坛宫的厨师才真正做到了对于日本人的轻松拿捏。>
像面点组的许春燕,压根就没施展什么真本事,只做了点京城常见的面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