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交道,搞好关系。>
这也就是等于说,杜阳和潘龙到了承德来建店,起点就比当初宁卫民高得多。>
而且完全可以借助这种良好的开端,兼顾景区内外,完美复制京城坛宫饭庄宴会与散座兼营的运作模式。>
再考虑到坛宫饭庄总店一偶家充分获得中外人士的认可,而且避暑山庄每年接待的中外游客量高达三百万人,特别是外国游客的数量每年都在急速增加。>
那么大可以乐观的预判,承德的坛宫分店赔是赔不了的,顶多也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了。>
说白了,少则数月,多达半年,坛宫饭庄应该就会长出第三棵摇钱树来。>
最后还可以确认的一点是,虽然因为国家对烟酒有专卖的规定,宁卫民不能把烟酒卖到这边来生利。>
但他个人经营的料器、绢人等等手工艺品,在今后却可以直达承德,把避暑山庄当成销售平台的。>
所以说嘛,宁卫民替皮尔卡顿做的那些谋划,那可并非傻子一样白白替人做嫁衣。>
他心里就有这个底,既然自己是一直是顶着公司的名头在混饭吃,那么公司壮大了就是好事。>
哪怕没有人因此奖励他,感谢他,都不要紧。>
因为最终他所为公司付出的努力,做出的成绩,总会在某个特殊的时刻,以某种特别的方式变成他个人的收获,让他个人分享到好处。>
不过要说句实话,尽管皮尔卡顿的光芒对于坛宫饭庄的经营发展有着不小的帮助和加成效果,但效果还不算最显着的。>
其实对于宁卫民和官方谈成两项重要买卖,皮尔卡顿这个品牌提供助力才大,哪怕皮尔卡顿公司方面对这两件事一点不知情。>
因为说实话,电视剧制作中心这么给面子,直接拍板就把《红楼梦》的海外版权卖给了宁卫民个人。>
除了觉得他出的价码合适,有霍司长的人情和面子在之外。>
还有部分原因也是出于对皮尔卡顿这家跨国企业实力和信誉的认可。>
想当初《西游记》剧组来找皮尔卡顿公司“化缘”,宁卫民可就是以皮尔卡顿公司的名义帮助西游记剧组成功解决了经费问题,而且还干得极其漂亮。>
哪怕至今,他在天坛举办的展览,还在源源不断的为皮尔卡顿公司、天坛公园和西游记剧组创造着收益。>
为此《西游记》这部电视剧还没拍完,就已经成了一部稳赚不赔的电视剧。>
以至于不再感到缺钱的杨导,已经决定把原本砍掉的剧集统统找出来继续拍摄。>
而且还打算再从外国购买一些先进特效设备,对以往的剧集特效做做精益求精的修补。>
所以就冲这份功德,电视剧制作中心也早就想对宁卫民道一声谢了。>
更别说他们还有个领导,也曾意气用事,想要效仿他这个办法来解决《四世同堂》剧组的投资,结果却惨遭失败。>
这件事得到教训,就更让电视剧制作中心感到宁卫民能力超群,不是一般人。>
不过话说回来了,相对于个人能力的看重,体制内的人当然更愿意相信组织和团体的力量。>
所以在电视剧制作中心那些人的眼里,宁卫民的背景和履历就显得比办事能力要重要许多。>
毕竟宁卫民本人就是皮尔卡顿公司的高层,而且皮尔卡顿在日本还有分公司。>
这样的背景,让他哪怕身在海外,也可以源源不断从皮尔卡顿公司获得各方面无形和有形的支持,这一点才是电视剧制作公司对宁卫民最大的信心来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