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密密麻麻的墓碑之中。>
至于参与整个发送过程的常家外客,除了代表东花市街道的牛主任,代表厂子的工会主席,以及得了葡萄常传承的宁卫民之外,也就只有康术德、张大勺、蒋三昌、邹庆山、刘永清,马开元,张崇明,吴玉宽,李宝善这寥寥数人了。>
说起来就连他们九人,其实与常玉龄原本也并不认识,没有多少的交情。>
完全是因为在坛宫参加了好几次宁卫民组织的活动和聚会才相识的。>
但就因为他们这些人基本同属老匠人,几乎相同的人生际遇,却让他们格外惺惺相惜。>
所以在得知常玉龄离世的消息后,他们都觉得无论如何也得送常玉龄这最后一程,这就都来了。>
而这对常家来说,无疑是一种颜面上的周全。>
只是也别忘了,就这几位的年岁也不小了,在这种场合下,难免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身上。>
而这无疑会让人心生“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伤感,导致这一天的生离死别更显得伤感和凄冷。>
不过即便如此,在这件事里,恐怕任何一个人,也没宁卫民所感受到的精神震荡大。>
从昨天到今天,宁卫民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心乱如麻。>
自打穿越而来,他过得志得意满,越来越有把握能获得完美的人生,再不会有人生遗憾。>
然而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他一个凡人不可能完全把握。>
他就怎么也没想到,这辈子偏偏发生了最让他难以接受的遗憾,感受到了无法可想的无奈。>
他从没有经历过什么生离死别,聚散离合,这回经历过了。>
他从没有感受过人欲养而亲不待,这次感受到了。>
常玉龄老人用自己的悄然离世,教会了他什么叫人生苦短,再好的宴席也有曲终人散。让他明白了人生的本质不过是一场迎来送往。>
站在常玉龄的灵前,宁卫民默然检索着自己的灵魂。>
有种从未有过的触动、无奈、惶惑,茫然,让他重新质疑其自己的幸福,自己的满足,自己的活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原以为自己已经很了不起,做的够多了,但现在他发现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
可以肯定,金钱可以换来奢侈的享受,骄傲的满足感,但留不住那些易碎的珍贵,保不住那些不该消失的功德。>
痴迷于物质的获取让他迷失,让他没有了进取心,错失了回报常玉龄老人的最佳机会,他无法不从心里鄙视自己的混沌与愚昧。>
所谓猪油蒙心,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尤其看到这些参与葬礼老匠人们都已经垂垂老矣,想到他们这一生或许也会这样默默无闻的过去。>
他就更是意识到自己应该改变的契机了,如果不去做一些事情,他还会辜负更多的人。>
辜负对他倾其所有、不吝赐教的张大勺,对他同样信任、鼎力相助的刘永清和蒋三昌,甚至是与之情同家人、相依为命的康术德……>
总而言之,常玉龄的猝然去世对宁卫民影响很大,算是让他醍醐灌顶。>
所以安葬了老人后,哪怕常家人并没有安排丧事席,宁卫民也要越俎代庖在八宝山地铁站附近找了一家餐馆,张罗大家一起吃顿饭。>
当然了,吃饭肯定是其次的,他留人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说事。>
首先是这一天,为了常玉龄的下葬,宁卫民可是专门把老人当初交给他的东西都带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