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目的很简单。”>
“有人说他为百姓而杀贪官,,他是为自己家而杀贪官,因为偷的都是他家的钱。”少女在那里一顿喷,>
“其实就是让天下人都是养你们老朱一家。”>
“所以说给大明官发高额工资,对他来说,就是从他身上剜肉,他就舍不得。”>
“他却没有想到这样一来,反而是让贪污变本加厉。”>
听到这里之后。>
众臣一个个心有戚戚。>
嘉靖则是快要倒下了。>
赵涵则是听得目瞪口呆。>
这少女还真是狂放啊。>
弥衡和她比起来,只是个弟弟。>
主要是弥衡只会直接骂人,搞人身攻击。>
而对方列的都是实据。>
“对了,还要给徐阶说点公道话,后来徐阶对着景王一系开火,景王再过几年一死,徐阶提请景王的封地收回,还给百姓,足足是4万顷地,那就是400万亩。所以说能臣还是能臣。”少女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徐阶一听,顿时松了口气。>
看来自己在后世的名声还是保住了。>
这个未来的仙人虽然说话刻薄,直言无忌,但是还算公正。>
有些清流虽然脸上不敢动色,但是心里都在点头。>
人家说的对。>
大明的弊端,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无奈改不动啊。>
碰到的都是藩王,都是皇上的亲戚。>
而皇上只要藩王不造反,不惹乱子,就随便他们作恶。>
甚至他们作恶,导致名声不好,这才反不起来。>
如果藩王一个个名声很好,大得民心,皇上反而要睡不着了!>
所以说,约束藩王,让藩王变成圣人,本身就是与皇上的根本利益违背的。>
这才是为什么有明一代,藩王作恶最后也没有解决的原因。>
嘉靖更加是一阵白一阵红。>
人都快过去了。>
这时,大太监吕芳赶紧鼓起胆子转移话题:>
“仙人,您说了这么多,难道我大明就没有一点儿好处吗?”>
少女听到这里,然后点头道:“对对对,也不能光说你们坏处。”>
“你们好处肯定也是有的。”>
“好不好,是对比出来的。”>
“比如说你们大明皇帝虽然刻薄残忍,但是不怎么搞文字狱。”>
“不会因为大家写几首诗词,写几个小说就把人一家族都抓起来杀了。”>
“所以四大名着,水浒,西游,三国,这三个都有造反思想的,结果都出在大明。”>
“而最后一个,各种隐晦,各种谐音,各种规避,还是躲不过被封禁。”>
“还有大明重视文教,识字率也可以。”>
“尤其是江南一地。”>
“而到后来的清朝,两个大村械斗5000人,只有三个人能识字。”>
“而你们大明东南几乎每家都有识字之人。”>
“当时还有人举办辩论,参加辩论的人足足10万人,这都是满清所不具备的。”>
“而大明对于读书人相对还是比较宽容,也出现了很多新想法。”>
“比如说虚君之想,万事委托内阁,君主垂拱而治。”>
“有事就换掉内阁,其实是比较好的方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