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而靠着丝绸的利润,能够在艰苦的封建社会压榨下,还可以维持一个乱世中生存的资格。>
比如她所经历过的明末世界,就是这样的。>
其实明末东南之地,大部分人还能维持生存,靠着的就是丝绸和外贸。>
丝绸能卖到外面,然后买进粮食。>
这些粮食有湖广产的,也有洋人送进来的。>
总之有银子就能买到粮食。>
因此这事看起来是好事。>
然而赵涵可不是小白了。>
她知道,好事要看谁去做。>
如果百姓主动受到利润的驱使而去做,那大概率是好事。>
如果是让封建王朝的官府驱赶去做,大概率就是坏事。>
原因很简单,封建王朝官府,早期中期还能做点好事,比如组织修建堤坝,平整道路,缉捕盗匪。>
但慢慢地本性就会发作,不干正事,只干坏事。>
甚至有些官府什么事也不干,好的不做,坏的也不做,就摆烂。>
光吃俸禄不干活。>
但那样就好了吗?>
不好,因为那就放任着宗族、豪门对小民随意压榨。>
于是赵涵什么也没有说,直接跟着老太监一路上朝。>
来到了皇极殿后,早朝马上就要开始。>
她站在群臣之前,有一把椅子,专门给太子坐的。>
她坐了上去。>
然后一个传旨太监出现。>
“皇上有旨,今日早朝,由裕王主持。”>
赵涵一脸肃穆,好在这一次是有记忆传承的魂穿。>
走了这一路,已经回忆起来。>
原来这是嘉靖皇帝在世。>
一个绝顶聪明,又绝顶自私之人。>
在位45年,明明大权在握,却不思为国延命,只考虑自己。>
但是讽刺的是,古人狭隘的见识,让他这种对自己的考虑,是走了歪门邪道。>
吃金丹,重金属丹药,更加让人发指的是压榨童年宫女……>
即便如此还能活60岁,如果不折腾,活过80不敢说,但活过70肯定没有问题。>
至少能打平老朱的记录。>
最后闹出数十宫女用带子想要勒死他的千古笑话。>
就这,还有些士大夫给他粉饰,说他不杀海瑞,不是纣王。>
可笑,就他也想碰瓷帝辛?>
真可笑。>
他不杀海瑞,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海瑞是士,是清流。>
他要妥协,要名声。>
而那些仆人宫女,可都是完全的工具人。>
想到这里,赵涵就有了主意。>
逼宫夺位,改变大明。>
让人活得像个人。>
社会自然就能发展。>
因为归根到底,社会和势力是靠人来发展的。>
个人发展了,整个社会也就发展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她万万想不到,这个世界可不是简单的经营建设啊。>
主题完全不在这方面。>
她很快就会明白了。>
接着朝廷开始讨论改稻为商的事。>
“启禀裕王,改稻为桑,已在东南之地推行,地方丝绸大户正用粮食以平价购买受灾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