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头一看,只见王卫国正匆匆跑来。>
一脸无奈的样子。>
“好了,写你的事。”另外一个街道办同治说道。>
赵涵想坐下。>
“哪有你坐的份?站着写!”>
赵涵欲哭无泪,只好像个小学生一样站着写检讨。>
没过多久。>
王主任回来,脸色好看一点。>
“行了,不用写了,把你亲戚送你的东西进行交上来,以后不准下乡去送这些药丸,老实上班。”>
“这次看在你是初犯,暂时不对你做处罚和调查了,以后如果再有人反应,后果很**,明白不明白?”>
赵涵愣愣地应道。>
就像挨了个晴天霹雳。>
这一下可好,本来还在大院里面,是最受人尊敬的医生了。>
现在人家一说,没有任何证明,不让去下乡卖药了,不,是送药了。>
想想也是她自己太疏忽了。>
她以为自己送一些传统药物就可以了吗?>
不行的。>
就算是这年头*脚医生,你也需要有大队*记的推荐。>
然后去了乡镇卫生院里或者县医院里去培训。>
培训完了之后可以拿一个医生培训证明。>
就能拿个医药箱,可以打一下消炎针,开点儿感冒药、防泻药、打虫药之类的常见药品。>
还有光开药不打针的。>
主要是怕打针容易出事。>
打到坐骨神经的,打到过敏的。>
而现在赵涵以为自己自己换了个花样,只是拿药送给乡亲,让老百姓拿点儿东西跟他换,就能解决问题吗?>
没那么简单的。>
没人问就行,有人打了小报告就是大事。>
总而言之,赵涵万万没有想到会是结果。>
这下可好。>
随后几个街道办的人,跟着她回家。>
药箱被没收。>
她还庆幸家里存好了粮食。>
然而没多久,几辆地排车来回一番折腾之后,家里粮食也没了,地瓜干啊,腊肉什么……>
通通都搬光了。>
这下赵涵心里苦的啊。>
这休假的日子还没过两天了。>
怎么又要挨饿了?>
她看着空荡荡的屋子,无话可说。>
好在这时候,隔壁一大爷说道:“哎,小赵,这事情怪我啊。”>
“我之前也以为没事来着,就没跟你说清楚。”>
“不过不要紧,这以后你就跟着我和老太太一起吃饭,不差你那一双筷子。”>
“他们不让你看病,我们让你偷偷看。”>
一大爷还是有个担当的。>
最起码赵三让他看到了有孩子的希望。>
至于什么有证没证,这年头的人大多不懂,或者并不看重那个。>
很多人还比较信这个传统。>
当然传统**出事的太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来大家还是相信医院。>
只是最关键的是一大爷也去大医院里看过好多次。>
结果也没查出什么问题来,而赵三一看就看出来了。>
而在这个时候,许大茂推着自行车,驼着一些农产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