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让青壮士兵们上了城。>
没多久,外面果然出现了一小队骑兵,大概有40多人。>
他们看到了封闭的城门,顿时勃然大怒。>
一个骑士跑到一箭之地,勒住马匹冲上面喊道:>
“我们是奉天靖难的,赶紧开门,再不开门,定斩不饶!”>
一般人知道什么是奉天靖难吗?>
很显然,如果没有人告诉他,他是不可能知道的。>
因此这应该不是他瞎编出来忽悠人的。>
要说瞎编,也是他的上司们编造的。>
“你们都是关外的蛮子,野人,也配说奉天靖难?”闻人德鄙视道。>
“混蛋,我们是帮助你们的定北王,南下奉天靖难,他说了妇女钱帛,任我们自取!”>
听到这里,众人勃然大怒。>
好么,这不就是明晃晃地抢劫吗?>
众人同时感激地看向老吴,要不是对方,他们可能还在六神无主中,被人家抢劫一空。>
“什么定北王,什么奉天靖难?你们在说什么?”老吴转头看向县令。>
县令微微一愣。>
他显然知道的事多一些,毕竟有朝廷下发的邸报。>
按说闻人德也应该知道的,问题是他只顾风花雪月,对这事竟然不知。>
其实这很平常的。>
很多秀才举人,在朱棣打下南京前,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直到后来永乐几年才知道换了皇帝。>
古代信息闭塞是很平常的。>
而且这事说出去也不好听。>
当今皇帝削藩王,结果逼反皇叔。>
这是自己德行不够。>
所以战争一起,除去前线和相关人员,很多地方百姓根本没有动员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的朱棣一进了南京城,其他地方就停止了反抗。>
因为他们本来也不知道这事,除去相关战线上的人们。>
大部分人只知道没有改朝换代,那还起来打什么?>
地主豪强们不愿意出钱粮,那就不可能打下去。>
再说一切都不变,只是变了皇帝名字和年号,其他体系自然就顺了。>
这县令却是知道有胡人帮助定北王的事。>
所以他是不甘心的。>
因为这就是造反啊。>
是违背礼制的。>
你让他顺从,就得让他变成一个虚伪的人。>
不相信之前学的礼制大过皇帝,甚至大过天。>
这样的人很多,但这个县令不是。>
于是他上前说道:“你们不要放肆,明明就是鞑子南下入关,说什么奉天靖难?”>
随后他让众人大声喊道:“我们这里都是一些无辜百姓,还请各位绕路而去,不要再与我们为难。”>
“否则为了我们的家业,我们也会拼命的。”>
他不想投降。>
但也不想真的打下去。>
毕竟那是皇帝的家事。>
下面的家伙很生气。>
他们发现一块肥肉,却吃不到。>
仔细一看也知道他们不会轻易开门。>
那40多骑兵大骂一阵,想了想就走了。>
毕竟骑兵要是下马攻城简直是开玩笑了。>
除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