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如果就这么被吊死,实在是可惜。再说了,他打劫的大多数的都是花旗银行,咱们可是巴不得呢。”甘斯笑得眼镜眯成了一条缝。
“话是这么说,但是这家伙也的确有些莽撞了。”柯立芝摇了摇头:“本来美国就被他搞得风声鹤唳,听说现在连调查局都开始介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的人都会选择沉寂一段时间。毕竟这样安全。但是这家伙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顶风作案,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不是硬把那么多警察和联邦调查局地人吸引过来吗?”
“这也是我担心的。不过看起来约翰迪林杰这个家伙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最后的归宿了。”我看着那张报纸,看着报纸上刊登的约翰迪林杰的照片,喃喃说道。
约翰迪林杰在1932年的最后一个月掀起了一场让全美都热闹的“银行抢劫事件”。他在俄亥俄州干的这一票,算是一炮打响了。
而更绝的还是在后头。
12月7日。《时代周刊》刊登了了一封来信。在平常,普通地读者写给《时代周刊》的信实在是太多了,汗牛充栋。但是这封信却被《时代周刊》放到了封页上面。
因为写这封信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约翰迪林杰。
在心里面,约翰迪林杰详细地阐述了他为什么要抢银行。他的解释是。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他觉得银行是直接导致社会黑暗的根本源泉,全美民众其实都生活在这种阴影当中。所以他要向华尔街财团作战,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唤起民众的警觉。
除了说明自己抢银行的根本目的,迪林杰还用十分漂亮地文字讲述了自己是一个怎么样地人。
他讲起了他的童年,悲苦地童年,说起了他的爱情,说起了他在抢银行过程中的心理和所见所感。
这家伙地文笔很好,如果不去抢银行,绝对可以写小说。
他甚至在结尾告诉《时代周刊》,因为一个人,他对梦工厂旗下的媒体十分有好感。以后每一次行动之后,他都会给《时代周刊》写信。以次来展现他的生活观和抢劫前后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
这封信并不是很长,但是刊登出去之后,立刻引起了举国的哗然!一个银行劫匪竟然在美国最重要地杂志上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说明了自己的观点,甚至还要向公众展现自己抢劫的场景和想法。这样的事情,别说是在美国。就是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有趣!刺激!好玩!
当期的《时代周刊》卖得脱销,加印了十几次都无法满足民众的需求。随之而来的,是各大媒体纷纷对约翰迪林杰采取地宣传。于是乎出现了一个恐怕会永远载入史册的事情:一个国家因为一个抢劫犯疯狂了起来,而且几乎一分为二。
在政府那边,约翰迪林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罪犯,他干地事情,完全可以判处他绞刑!不管是各州的警察局还是负责这个工作的调查局,都对约翰迪林杰进行了大肆的批驳,各州纷纷贴出奖金。对于提供线索的人给予终将。
结果这样一来,就让约翰迪林杰成为了公众明星,成为了“最牛逼的银行抢劫犯!”
约翰迪林杰现在也成为了明星。罪犯里面的明星。他的事情在媒体上宣传之后,美国的银行抢劫案开始普遍上升,在他地影响之下,很多抢劫犯重操旧业并且纷纷把目光盯住了银行。而很多之前没有干过抢银行事情的年轻人,一些混混,把约翰迪林杰看成是他们的偶像,穿着和迪林杰一样,头型一样,他们学着迪林杰那样。拎着冲锋枪抢银行。
一时间,美国狼烟四起,各地的警察局成为了最为忙碌的地方。各州频频有银行被抢,从普通的小银行到州银行,抢银行的风潮越演越烈,以至于在佛罗里达的一个城市,该城市最大的一家银行在一天之内被三拨不同地人抢了三次,到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