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拉扯着、挣扎着,而在他的前面,布拉德正在和一帮人打架。整个镜头,十分的大气,景深镜头和摄影机本身的运动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洞悉的效果。整个镜头被分成了三个部分:布拉德、罐头和史密斯。史密斯站在中间,布拉德和罐头分在两边,构图上是古典主义的,但是挣扎的布拉德和罐头与站在中间伫立不动的史密斯之间形成的那种强烈的动静冲突,不仅仅是在构图上有了一个鲜明的视觉冲击,更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批判:通过这个镜头,安德烈把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个人的挣扎、个人的无奈,把那种宿命式的生活方式鲜明地表现了出来!面对这样的一个镜头,我想不仅仅那些研究电影的专业学者能够体会出来,连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老百姓都能感同身受。因为电影上面反映的,就是他们的人生!就是他们自己!这,才是电影杰作!这,才是伟大的电影!”
“在电影配乐上,《奔腾年代》也算是有所突破,确切地说,这部电影是在创新。众所周知,梦工厂是有声电影的发明者,在电影声效上面,好莱坞其他的电影公司很难能够和梦工厂相抗衡。安德烈的电影,从《勇敢的心》开始,音乐就充当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并且直接参与了电影意义的构建。在后面的一系列的电影中,安德烈的电影配乐是相当有分量的,也是凸显在画面之上的。”
“但是在《奔腾年代》中,我们可以发现,以往在安德烈的电影中往往成为一个系统的电影配乐却突然之间退居到了幕后。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出席的音乐都没有像之前那样引起观众的注意,而是变成了不被听见的音乐。”
“不被听见的音乐,这个概念是我个人的独创。我认为,在电影中的配乐和在演奏厅听到地配乐本质上是不同的。我们都知道,电影的视觉和叙事是第一性的。我们看电影,看的是画面,是故事,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电影中地配乐往往似乎以某种方式脱离了观众的感知,也就是说音乐实际上是播放出来的。但是因为电影地画面,你的潜意识却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观众过分沉溺于电影的情节之中。而忽略了图像与声音、音乐与叙事之间的相互作用。”
“我认为,对于一部电影来说,电影音乐最好能够保证和画面的极度融合,好的电影音乐,就是不被听见地音乐,是不为人所注意地音乐。”
“要达到这个要求,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这要求导演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和感悟力。而在《奔腾年代》中。安德烈用他的天才做出了一个证明。在这部电影中,所有的配乐都恰打好处,既没有抢了画面的戏,更没有喧宾夺主,而是和画面融合在一起,十分融洽地烘托了气氛、表现了画面所要反应的主题,这样的电影配乐是炉火纯青的标志,放眼整个好莱坞,能做到这个程度地人。寥寥可数。”
“另外,我想让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奔腾年代》的叙事结构了。多线的叙事结构,之前在斯蒂勒先生的《帝国旅馆》中也曾经出现过多线地结构,而且十分地恰到好处。让人为之惊叹。但是和柯里昂先生的《奔腾年代》中地分线叙事结构相比。《帝国旅馆》显然没有《奔腾年代》那么的圆润,那么的完美。”
“整部电影。从一开始对福特车的介绍,再到后来霍华德、史密斯、布拉德的相继出场,都一气呵成,贯穿其中的,是三个人物的独特的精神生活。虽然这三个人看起来有所不同,身份、地位、年龄也都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都经历过磨难,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安德烈就是通过这一点,完成了整部电影,将看似纷繁的事情融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奔腾年代》又是一部杰作,而且将是部永远留在电影史册上的杰作。这部电影绝对会成为美国民众在这个黑暗而艰难的时候,最有利的武器,成为他们生活下去的最强劲的动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