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鹿七郎依然纵剑而赴,依然穿行在血雨中。>
也自追下山去!>
这不过一场观众寥寥的年轻天骄间的厮杀,却是妖族人族无数年来争斗的缩影。>
在血火之中倒下了无数的身影,自也有各怀理由者,或走向对面,或沦为逃兵。最后仍站着的,也便撑起各自的脊梁来。>
万千神像立云海,漫天血雨复为悲。>
此世永失一位身怀绝巅神通的天骄,妖族失去了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妖王。>
诸神是应当悲泣的。>
在这样的时刻里,整个神霄之地似乎也形成了某种哀伤的应和。>
天愈低,云愈重。>
那镇压万神海的金台,两个模糊的身影于这刻凝实了。>
一者簪斜云鬓,宫装威仪。一者长衫修身,面色清苦,与其说是洞彻世间真实的强者,倒更像个教书先生。>
摩云城蛛弦,照云峰犬应阳。>
受召之真妖,已降临此世间!>
惜乎万神海分割山台与山腰处,此间看不得彼间。>
金色的云海环山一围。>
封神台就在万神海的正中心,诸神像环绕而朝。>
如山岳缄默的巨猿神相,腰部以下都深入云海,一只猿臂仍搭在山台,手背整个被轰开了,露出那尊青铜巨鼎,和承载巨鼎的天妖法坛。>
巨猿神相已死,神婴已灭,但这巍峨如山岳的神相若想要彻底消解干净,也不是三五个月就能结束。>
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座神山上,都会有这尊巨猿神相攀山台的风景。>
在巨猿神相的腹部位置,有一个一人高的豁口。>
那是早先熊三思与灵熙华相继杀进去的通道。若是目力不俗,就能够从这个豁口,看到其间晦暗的血肉万神窟。>
此时的血肉万神窟,神力金海已枯竭,上万神龛已黯灭。阴森森的血肉峭壁,似鬼巢多过于神窟。>
就在封神台贯通两界、穿透天外无邪,两位真妖的姿态,在金台上彻底变得清晰的那一刻。>
那晦暗阴沉的血肉万神窟内,骤然亮起一点寒星!>
此星亮起,神窟尽光。>
整个晦暗的血肉万神窟,一时间辉光灿烂。那光芒甚至于满溢出来,自巨猿神相的眼耳口鼻炸出来……一时有七道光柱,共舞长空。>
这七道光柱明暗长短粗细各不相同,将天地之间相应的道则都扫荡了,而便化为七支巨大的金枪。>
或钩镰,或虎头、或星棱、或龙牙,枪身皆有铭文,皆刻道则。>
于是一起轰落封神台!>
傲、妒、怒、惰、贪、馋、色,以巨猿神相之七窍为枪囊,天降此七罪枪!>
什么天降血雨,直接被一扫而空。>
什么万神浮沉,在这七支巨大金枪落下之前,附近的神像已先一步开裂!漫漫无际的万神海,仿佛都被这枪芒压下去了数丈,神力一层一层的漾开。>
一枪欲杀两真妖!>
一枪欲碎封神台!>
这是毫无疑问的洞真层次的力量。>
念动法移,天地受命,万法本真,故为,真人!>
说什么天地同悲,我无悲也,天地何悲?>
我死之时天地悲,当我活着……天地晴雨,随我喜怒。雷霆风霜,即我心伤。>
三品神临不朽,只是金躯玉髓、肉身不坏的伪不朽。真人即是返本归元,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