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动静如此之大,与其地位似乎不相称。汪士慎在一般小民眼里,也就是个“御史大老爷”,而其在东院里也只是个普通院事,只是靠名望结有一党而已。
让两院、舆论以及朝堂如此大动的真正原因还在于汪士慎之死明显牵涉着国政之争,以刺客暗杀国院院事来解决政争,并且成功,这还是英华立国历史上头一桩。稍知英华国政的人都清楚,一场大风暴即将来临,就不知道这风暴会降在谁头上。
“伪英乱矣!”
太湖洞庭东山疗养院里,化名艾尹惕的爱新觉罗-允禵兴奋地喊着,一如之前的某人。
“要乱?这怎么使得?侄儿在这山清水秀之地感悟天地之灵,习文作画正有大进,怎能乱呢?现在我的字画一副都上十两价钱,可以进东京的书画联行拍卖了,乱不得啊。”
同院的艾宏理,也就是爱新觉罗-弘历发着牢搔,他在英华的书画事业刚刚起步呢。
“我说皇上……小四!你还当自己是不是满人!?”
允禵见侄儿就像换了人似的,就觉无比心痛。
“咱们满人天下其实已丢了,十四叔,你承认吧。北面那妖婆治着的江山,还真是咱们爱新觉罗家的?”
弘历也许是沉浸在了艺术的天地里,竟然对时局有着通透的彻悟。
“你……唉!我找老四说去!”
允禵离了弘历的小院,来到胤禛的小院。他们一家三口都被软禁在这里,但也不是绝了跟外界的联系,相互可以来往,可以读报,还能每月申请一次外游散心。而胤禛写稿子,弘历画画,都还能在审查之后,以化名对外发表。
到了胤禛的小院,允禵再道一声“伪英乱矣”,正由李卫喂奶的胤禛却没了“国家危矣”那般喜色。
“这有什么乱的?”
胤禛擦着嘴边的奶渍,情绪很是消沉。
胤禛比他儿子还看得通透:“圣道已在谋着北伐了,现在这乱子,不过是推着圣道把北伐提前一些,紫禁城那女人脑子若还清醒,南北最急的该是她。”
允禵不解:“汪士慎遇刺明显是这伪英国内之争,争到用刺客行事了,还不算乱?”
胤禛摇头:“本心当然想着这英朝越乱越好,可跟十四你说心里话,看多了西洋之事,越来越觉得圣道调治天下,走的是寰宇大势。这英朝真要分崩离析,还得寰宇大势剧变,否则……今次死了个清流领袖,不过是疥癣之患,处置好了,还有助于凝聚国势,处置得不好,也不过挖块肉而已。”
一边李卫恨恨道:“眼前这形势,是个人就知道该把屎盆子扣去北面,甚至都用不着那李肆出面,接汪士慎那个朱一贵振臂一呼就行。”
说到朱一贵,允禵皱眉道:“此人早年不是在台湾自起吗?骨子里就是个反贼,我看之前的报纸,汪士慎是借贩奴事把矛头指向北面,可这人却跟四哥你在《正统》报上发表的文章一个路子,是要针对国内工商。他若占住了清流领袖之位,还怎会附和圣道?”
胤禛嘴角含着一丝莫名笑意,悠悠道:“之前朱一贵不过是汪士慎一尾小小附骥,当然要作另论立名争权。现在么,只要他承下汪士慎的衣钵,立场自会变的。”
这是胤禛自己早有体会的真切感受,当年他未登基时,也是一腔热血,要挥着大刀鼎革天下,可一坐上了龙椅,看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