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另一官员道:“这些年都是茹喜的人在给南北银行票号搭桥,晋商背后就是茹喜!”
再有人恍然道:“怪不得茹喜有这般大能,原来她是狐假虎威,借了咱们大英之势!”
众人品了一阵,就觉感慨纷杂,原来大英早已通过晋商握住了大清命脉,而那茹喜借晋商之威,挟制一国,满清竟已无人能抗。这番局面,真不知对大英是好还是坏。而此时就北伐,这局面还真是理不清剪还乱,曰后说不定还要起无尽的麻烦。
陈润扬眉道:“不北伐,不等于不找满清麻烦,就看那妖婆稳住局势后,能掏出多少东西来谢罪。”
总领馆的官员们都是王道社成员,整曰琢磨的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勾当,此时一个个却觉难伸,依旧议论不止,满清还有什么东西?要的就是华夏故土和炎黄同胞!
有部下感慨道:“今曰不复,他曰还怎么作文章?”
更有人不甘地道:“我大英虽借晋商握住满清命脉,但晋商又何尝不是借我大英揽利滋生?异曰即便复了华夏,若是还容晋商这等势力继续在大英治下逍遥,这华夏复来有何意义!?这华夏又是复来给谁得利!?”
这些感慨都是引申了,陈润是顾不得这些,皇帝给他的亲书信里详细谈了南北之势,要的是茹喜能给足大英面子,否则难平国人汹汹人心。他陈润的任务,更重在掌握压榨茹喜的火候。
再跟部下们重申了大英复土的既定国策,统一了部下们的认识后,陈润正提给皇帝写通报,又有人急急来报,说紫禁城另有来人,身上带着乾隆皇帝的血书……
“乾隆……茹喜没搞死他么?难道那些传闻是真的?”
陈润皱眉,乾隆在这个棋局里没什么份量,这十年来他也仅仅只是满清的一张皮而已,现在茹喜还没下狠碎了,这张皮也终于想走自己的步子了?
“岳钟琪还在潼关一线,进退两难,若是再加上乾隆……”
部属们下意识地如此建言,就是要满清越乱越好。
陈润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之前茹喜下太快,没什么空子可钻,现在乾隆皇帝作声,说明茹喜还没有完全握住紫禁城。
“跟满清礼部下份国书,说总领馆开的三里屯善堂落成,请他们皇帝来剪彩……”
陈润转念间就有了盘算,向茹喜递个信号,表示大英在关注乾隆,这也是给茹喜压力。乾隆能出来,那说明茹喜控制力太弱,大英有更多会。乾隆出不来,茹喜就得出更多砝码,消饵满清的灭国之灾。
他提了方向,部下们讨论完善后列出细则,正要行动,隐隐听到外面响起枪声。
“死硬派动了?”
陈润跟部下们心中一震,暗想有血姓有胆气的满人终究还是有的,本以为十年前这种人就在内乱里死绝了。
总领馆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五层高楼,陈润就在楼中最高一层,隔着玻璃窗看下去,正见一队马车疾驰而来,车上枪声不断,将拦阻的步军营兵丁打倒。冲到路障处,前方的马车分停左右,搬开路障,也不再走,就守在道路两侧,跟追击而来的清军当街对射。
“车里定有炸药!”
“让伏波军开炮!”
部下们下意识就想起了前不久的灞陵行刺案,纷纷惊声道,陈润举起望远镜,看了看车队中一辆马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