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 > 军史小说 > 草清 > 第七百四十六章 全新的开始

第七百四十六章 全新的开始(2/4)

上一页草清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我读书在线收听!
硕特怕已化为历史烟尘。

察罕丹津眼界开阔,智计过人,还有一股绝不愿向准噶尔低头的傲气。在他看来,满清颓败,正是和硕特蒙古自立的绝好时。一面镇伏青海各部,一面举起“卫拉特汗”的旗帜,号召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和绰罗斯各部来援,想要再复黄金家族的荣耀。【1】

除准噶尔的卫拉特蒙古各部,甚至漠北蒙古都向察罕丹津伸出了援,除了满清的鼓动外,他们更想遏制英华北上,侵夺他们的领地。

可在青海,察罕丹津的敌人只有准噶尔,至少他是这么看的。准噶尔还有强敌在西面,不可能兴倾国之军来袭,最多两三万人而已,而青海和硕特各部,人口二三十万,很容易就能拉出两三万勇士对敌,进取不足,自保有余。一旦在青海击败准噶尔,声势大振,自有其他部族来投,势力会迅猛壮大。

至于英华……“那帮屁股比女人脸蛋还嫩的汉人,正好用来充作随军营记……”

察罕丹津对在青海活动的龙骑军是这么评价的,至于东面甘肃的羽林军,有漠北蒙古牵制,路途又远,补给不便,兵力也就一万出头,根本不足为惧。

王堂合和陈松跃等人臭着一张脸,就因为噶尔丹策零和察罕丹津对他们龙骑军的评价,虽不中,亦不远矣。而跟他们交好的大小策凌敦多布,说话就委婉多了,“你们还是多用马车的好,骑马打仗这事,对你们太难了点。”

想想这帮蒙古人说这些话时的嘴脸,王堂合等人就悲愤欲绝,泥马的太瞧不起人了!

面对事实,再怎么悲愤,也只能压在肚子里。龙骑军成员虽是王堂合精选,官兵来源广括湖广四川,岭南人都很少了,标准就是马术精湛。可跟蒙古人比起来,所谓的“精湛”,也就是人家十岁小儿的水平。这还只是马术,马上作战的技巧,更是一塌糊涂。

王堂合带着龙骑军在青海已经摸爬滚打半年多了,经历了多次小规模马战,败多胜少,即便胜,也如刚才王堂合骂人那般,根本捞不到什么战果。

原因就在于,多是汉人的龙骑军,还无法适应跟马背上的民族在辽阔荒原动对战。当年康熙、雍正之所以能败蒙古人,靠的还是蒙古人加火炮。

噶尔丹策零来青海后,紧锣密鼓地调度人马物资,准备跟和硕特蒙古一决高低,而龙骑军曾被视为重要助力。可这段曰子熟悉下来,眼见龙骑军战力稀松,也因补给不便,没有什么火炮,噶尔丹策零心头打起了鼓,原本的热情也正一分分消退。他的确不能在青海投入太多兵力,光靠准噶尔自己,可吃不下和硕特。

王堂合推着罗堂远,拉上大小策凌,好说歹说,争取到了最后一次合作会。双方联在都兰寺发动袭击,解决掉和硕特左末旗扎萨克罗卜藏察罕这根钉子,而这一战,将决定英华和准噶尔携青海之势的未来。

让王堂合和陈松跃愁眉不展的是,龙骑军的表现依旧不堪,都兰寺之战的前景很不乐观。

陈松跃自暴自弃地道:“我觉得……还是回归龙骑军的本色更稳妥一些。”

王堂合怒了:“本色!?这时候再谈本色,晚了!我们用的都是骑枪,没多少弹药,我们只能靠马和马刀!”

陈松跃的建议是让龙骑军改回原本的老本行:骑马步兵,可这不仅跟王堂合将龙骑军一支孤军带入青海,磨练成一支骁勇铁骑的初衷不符,也跟龙骑军已从装备、编制和训练转为真正骑兵的现实不符。

龙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草清章节列表下一页